家禽屠宰后冷藏質量要求和庫房質量要求
2019-10-17 來自: 諸城市斯坦森工貿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780
一:庫房準備
1.入庫前進行庫房滅菌消毒(紫外線消毒:用紫外線進行輻射殺菌消毒。每平方米庫房的空間需要用1W紫外線燈光每晝夜平均照射3小時),并及時通風換氣。庫房先預冷到0—4℃。
2.高錳酸鉀與甲醛的混合液按1:1的重量比配制,使用量為每百平方米1千克,將藥液放入容器中使其自然揮發,密閉庫48小時;或者在入庫前半個月進行消毒,每立方米庫房使用10g硫磺粉和1g氯 酸鉀點燃熏蒸,密閉5天后,通風2-3天備用。主要針對污染較重的庫。
3.漂白粉溶液:用4%的溶液進行噴灑。
二:入庫量
1.在掛制的時候保持間距3-5cm。
2.不同等級肥度的種類均應分室冷卻,使全庫胴體,能在相近時間內冷卻完畢。如同一等級而體重有顯著差別者,則應將體重大的掛在靠近排風口,使其易于造成干燥膜。
3.在平行軌道上,按“品”字形排列,以保證空氣的均勻流通。
4.為便于檢查、盤點和管理,垛位不宜過大,入滿庫后應及時填寫貨位標簽和平面貨位圖。用紙片寫上每一掛肉的入庫時間及部位名稱,用塑料袋套起來掛在肉上,以便分辨批次。
三:庫房管理
A 裝載應一次進行,愈快愈好,進貨前保持清潔,并無其它正在冷卻的貨物,以免彼此影響。
B 在整個冷卻過程中,盡量少開門,減少人員進出,以維持穩定的冷卻溫度和減少微生物的污染。
C 冷卻間宜裝紫外燈,其功率為每平方米平均1W,每晝夜連續或間隔照射5h,這樣可使空氣達到99%的滅菌效率。
D 肉類冷卻終點,以胴體后腿厚部中心的肉溫達0~4℃為標準。
E 遵循先 進先出原則。
四:適宜冷藏條件
1.溫度:肉的冷藏主要是通過低溫抑制酶和微生物的作用??煞譃槔鋮s肉和冷凍肉兩種
a 冷卻肉:主要用于短時間存放的肉品,通常使肉中心溫度降低到0℃~1℃左右。具體要求是,肉在放入冷庫前,先將庫溫降到零下4℃左右,肉入庫后,保持-1℃~0℃之間。經過冷卻的肉,表面會形成一層干膜,從而阻止細菌生長,并減緩水分蒸發,延長保存時間。
b 冷凍肉:將肉品進行快速、深度冷凍,使肉中大部分水凍結成冰,這種肉稱為冷凍肉。冷凍肉比冷卻肉更耐儲藏。肉的冷凍,一般采用-23℃以下的溫度,并在-18℃左右儲藏。為提高冷凍肉的質量,使其在解凍后恢復原有的滋味和營養價值,目前均采用速凍法,即將肉放入-40℃的速凍間,使肉溫很快降低到-18℃以下,然后移入冷藏庫。
2.濕度:家禽的濕度要保持在80%。
五:貯藏壽命及貯藏指標
1.在任何條件下,貯藏期限不得延長到影響肉的銷售質量。為此,必須要時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。
2.鮮家禽在-1℃~4℃的溫度下可保藏7—11天;凍家禽在-18℃以下可保藏3—12個月,庫溫高溫度不超過-15℃。
3.冷卻鏈的建立
胴體經過快速冷卻處理,溫度達0~4℃后,在后續的加工與流通過程中,要繼續保持在這一溫度范圍內,也就是從宰殺、包裝,直至流通、零售各過程中,冷卻肉始終處于冷卻鏈控制之下,保持溫度在0~4℃,這是讓冷卻肉產品質量與衛生的重要措施。
冷卻肉的包裝:在整個流通過程中,車輛的衛生條件和制冷設備是關鍵,再加上合理的包裝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變質,避免二次污染,延長貨架期。